也許是因為從事建筑行業的緣故,內心對建筑工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特殊情感。
沒事的時候,很喜歡走到他們中間,與他們閑聊嘮嗑。一個項目需要用工很多,隨著工序的推進就會聚有天南海北的人,他們有的從事防水,有的從事保溫,有的從事鋼筋綁扎,有的從事木工……一個樓蓋兩三年,他們就象流水的兵,干完活了又轉移到其他工地。有時候步入他們宿舍,他們熱情打招呼,拿起杯子忙著倒水喝,有的還把自己平常不舍得喝的礦泉水、飲料拿出來招待你。在主體施工的時候,木工、鋼筋工多,他們大多來自四川、貴州,他們聽我們說話要豎起耳朵,我們要問好幾遍甚至需要翻譯才能把他們表達的意思搞清楚,但他們說出的話卻是很好聽,抑揚頓挫的。你要是不尊重他們,對他們指指點點,他們才不管你是從事的啥工作,理也不理你。
這幾年因為政府管得嚴,建筑工地生活區條件有較大改善。一個宿舍入住人均居住面積不小于2.5㎡,都裝有空調,配套設施齊全,有學習室、娛樂室、淋浴室,室外設有晾衣架……食堂規格也很高,有的項目還聘有專業的物業公司打理。工人說,工作累了一晌或,回到生活區,好像有回到家的感覺。他們出門作業時,換上不是很干凈的工作服,回來美美地洗個澡,換上了平常的衣服,有的小伙愛時髦,拿起梳子,對著鏡子,把自己的頭發好好地收拾一番,出了門誰能說他是建筑工人?有的還是一大家人從老家趕來,老婆看孩子,空閑了隨著老公到樓上幫忙。現在管理很人性化,為他們設置了專門的住宿區、食堂。誰家的婆娘不知從哪里弄來盆景,放到走廊里,開出的花溢出淡淡的香味,使枯燥的生活充滿朝氣與活力,雖然勞動強度有點大,但用他們的話說,活在世上,一家人在一起才幸福。
喜歡的是下雨天啊!這樣的天氣他們不用出工,雖掙不了錢,確實難得的休息,再說,這一輩子哪有掙完的錢?這時候的生活區雖在雨中,可笑聲、打鬧聲卻在空中飄蕩。有的男爺們聚到一個宿舍里打撲克,有的聚到一起看個大片,媳婦們走出門,到集市上買來許多菜,幾家湊到一起,各顯神通,炒幾個拿手的菜。這時的她們是允許自己的爺們喝酒的,有的東北媳婦還搶著跟男人比著喝,有的男人喝著喝著不勝酒力,垂頭喪氣地敗下陣來,這時候屋里屋外便又傳來輕快的笑聲。吃到杯盤狼藉時,又會有人扯著破嗓子高歌一曲,這時不知傳來哪家女人嗔怪的責罵聲:唱得鬼哭狼嚎似的,真難聽!
建筑工人大多來自農村,學歷不高,靠自己的雙手與身軀支撐起家庭的重擔、社會的責任。雖然沒有進過大學堂,鋼筋工們能對照著圖紙截取下料,沒有三年五年的看圖功夫,可干不了這活。他們不用計算器,不像老學究似的念念有詞,他們看著圖紙準確地高聲報著數,“25#,1.5米,6根”,“12#,3米,彎90°鉤,20根”。一根鋼筋9米長,他們用長滿繭子的手,扛到肩上,放到切斷機、彎箍機、調直機等鋼筋機械設備上加工,然后再在樓上或現場綁扎成型,這些作業都有嚴格的要求及標準,有的偏差只允許有幾毫米,他們的手看上去很笨拙,因為皮厚、有繭,可鋼筋在他們手里似繡娘纖纖細手中飛舞的繡花針,不差分毫,并且象個藝術品,很耐欣賞。天是熱的,他們的汗珠如雨在作業臺上啪嗒著,他們有時撩起衣袖擦把臉,眼卻從沒離開手中的活計,他們工作的姿勢與神態,如果有畫家在旁,一定能創作出一幅絕美的圖畫來。
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作的這樣一群人,于平地上催生出許許多多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大廈高樓,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富麗堂皇,更加豐富多彩。他們,有一個共同使用的響徹寰宇的名字——建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