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強度相關:
1、橫向縮縫采用切縫機施工,宜在水泥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5%~30%時進行。
2、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宜為14~21d。
3、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40%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100%)后,方可開放交通。
4、面層水泥混凝土的抗彎拉強度不得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的抗彎拉強度不得低于5. 0MPa。
5、先張法:放張預應力筋時混凝土強度設計未規定時,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
后張法: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
6、預應力筋張拉后,應及時進行孔道壓漿;孔道壓漿宜采用水泥漿,水泥漿的強度設計無要求時不得低于30MPa。
二、和溫度相關:
1、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C后,方可開放交通。
2、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正常生產溫度通常宜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提高10~20 °C。
3、SMA混合料施工溫度應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攤鋪溫度不低于160°C。
4、改性瀝青混合料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C,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90°C。
三、天(月)總結:
1、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d內,建設單位應及時提出竣工驗收報告,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備案機關)備案。
2、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在竣工驗收之日起5d內,向備案機關提交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3、二灰混合料、級配碎石、級配礫基層養護時間7~14 d。
水泥混凝土道路養護14~21 d。應特別注重前7 d的保濕(溫)養護。
4、地鐵車站后澆帶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 d后再施工。
四、小時總結
試驗管段注滿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壓力條件下充分浸泡后再進行水壓試驗,浸泡時間規定:
球墨鑄鐵管(有水泥砂漿襯里)、鋼管(有水泥砂漿襯里)、化學建材管不少于24h;
內徑大于1000m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渠、預(自)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不少于72h;
內徑小于1000m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渠、預(自)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不少于48h。
供熱管線工程宜與換熱站工程聯合進行試運行。試運行應在設計的參數下進行。試運行時間應在達到試運行的參數條件下連續運行72h。
燃氣管道焊口防腐:防腐層表層固化2h后進行電火花儀檢測。
五、3個溫度低
1、橋梁合龍宜在中氣溫時進行。
2、采用電熔連接、熱熔連接接口時,應選擇在當日溫度較低或接近時進行。
3、管道回填時間宜在一晝夜中氣溫時段,從管道兩側同時回填,同時夯實。